水体类型 | 碳源编号 | 示例图片 | 性能特点 | 碳源形状 | 堆积密度 | 比重 |
高氮水体 | 317#碳源 318#碳源 319#碳源 320#碳源 321#碳源 |
| 释放速率快; 有效停留时间24h; | 粒状 | 700kg/m3 | 1.2g/cm3 |
中氮水体 | 3#碳源 4#碳源 5#碳源 6#碳源 |
| 释放速率稳定; | 粒状 | 700kg/m3 | 1.2g/cm3 |
低氮水体 | 710#碳源 711#碳源 712#碳源 713#碳源 |
| 释放速率慢且稳定; 有效停留时间5h; | 米字型 管状 | 400kg/m3 | 1.2g/cm3 |
在解决低碳氮比(C/N)废水流程中通常存有碳源不够的状况,废水 处理技术造成硝氮除去实际效果较弱。现有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向解决系统中补充粉末状或液体有机碳源,根据在解决系统的渗水找加工业甲醇、酒精、葡萄糖水或葡萄糖等便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提升有机污水处理渗水的碳氮比,推动水解酸化池脱氮,提升脱氮实际效果。也是有方式根据在工艺的中档立即运输没有处理的源水,以做到补充废水 污水 处理有机碳的实际效果。因为这种有机碳生物化学反应灵敏,为了更好地维持较高的脱氮实际效果,必须 不断补充碳源,进而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运作成本费和事后监管的难度系数。为了更好地减少运作成本费,目前技术性根据试着向解决系统的渗水找加生活污水或含较高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化工废水,可是,因为这种污水的水体成份繁杂,非常容易引进别的环境污染化学物质,促使污水 处理系统出水出水的水体恶变,且系统运作不稳定,高效率不高。现阶段,都还没质优价廉容易得到、有利于加药补充且长久有效、更为理想的适用低碳氮比(C/N)污水 处理的有机碳源。